APFSDS外形变化对阻力系数影响分析

岳 通,王惠源,张成卿

(中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太原 030051)

摘要:通过改变弹头部长径比,尾翼根梢比,尾翼后缘后掠角的大小,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对不同外形参数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进行气动参数仿真,得到阻力系数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超音速范围内,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稳定性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攻角的增加也在减小;其他参数不变时,增大弹头部长径比,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但稳定性也会随着降低;当根梢比及弹头部长径比不变时,增大后缘后掠角,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并提高弹体稳定性;当后缘后掠角及弹头部长径比不变时,增大根梢比,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但弹体稳定性也会降低。

关键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计算流体力学;阻力系数;稳定性;攻角;后缘后掠角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简称APFSDS)在完成脱壳并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应使弹体所受的阻力最小,使其着靶速度更高,这样有利于提高弹体的侵彻效果。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弹箭的气动外形进行研究,提出很多降低弹体阻力的方法。头部降阻的研究结果有:头部外形及头部长径比对飞行阻力影响很大,文献[1]通过研究得到某35 mm榴弹在超声速下,冯·卡门曲线母线轮廓的弹丸阻力系数最低;文献[2-3]对圆锥形、切拱形及指数形弹头部形状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指数形的升阻比最大;头部钝化:鼻尖处半径为r的半球状头部代替原来的尖头,文献[4]通过对旋成体弹在高超声速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当头部钝度取r/R=0.03时,头部钝化后对波阻没有影响。对尾翼降阻的研究结果有:阻力随展弦比的增大而增加,随尾翼相对厚度的增大而增大[5-6];文献[7]研究了在超音速流动中变展弦比,变曲率半径,变安装角的平面翼与卷弧翼的气动特性,得到平面翼具有更高的升力与俯仰力矩。

在以往的研究中,只是给出降低弹体阻力的方法,然而在弹箭设计中,在给出降阻方法的同时,还需考虑该方法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研究对象,以弹头部长径比,尾翼根梢比及尾翼后缘后掠角这3个参数对尾翼弹阻力系数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1 弹体模型及参数

本节将介绍弹体的几何模型以及相关的特征参数,作为外形研究的变量。

1.1 尾翼弹原始模型参数

本文所研究的弹丸原始外形的头部母线形状为球锥形,弹头部长径比的定义为此处λn=5;全弹长径比λB=17.3;尾翼的前缘后掠角χ0=600,后缘后掠角χ1=00,尾翼平面形状为梯形,其根梢比其展弦比λW=LW/SW=1.2,其中LW为尾翼翼展,SW为一对尾翼平面投影面积;弹体横截面积为:S=7.85×10-5m2;原模型如图1、其尾翼符号如图2所示。

图1 尾翼弹原模型

图2 尾翼符号示意图

1.2 尾翼弹不同外形参数

本文所研究的尾翼弹的不同外形尺寸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外形尺寸参数

组号λnLw/mmηλwχ13192.81.20°Ⅰ4192.81.20°5192.81.20°5192.81.2-32.7°Ⅱ5192.81.20°5192.81.242.5°51921.20°Ⅲ5192.81.20°5196.91.20°

2 数值方法

本节介绍计算流体力学中使用到的相关数值方法和过程。

设置气体为理想气体模型,黏度随温度的变化符合萨特兰(Sutherland)公式,忽略体积力和源项,则控制方程为[8]

其中:

Q=[ρ,ρu,ρv,ρw,ρe]T

E=[ρu,ρu2+p,ρuv,ρuw,(ρe+p)u]T

F=[ρv,ρvu,ρv2+p,ρvw,(ρe+p)v]T

G=[ρw,ρwu,ρwv,ρw2+p,(ρe+p)w]T

Ev=[0,τxx,τxy,τxz,βx]T

Fv=[0,τyx,τyy,τyz,βy]T

Gv=[0,τzx,τzy,τyy,βz]T

其中: T为转置符号; ρ为气体密度;uvw为速度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3个分量;p为压力;E为单位质量总能。

萨特兰公式为:

其中: μ0T=288.15 K时的μ值,C为常数,此处C=110.4 K。

湍流模型采用涡黏模型中的SST k-ω模型,求解2个方程的输运方程,即湍动能k,湍流频率ωkω的输运方程具体形式见文献[9]。SST k-ω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弹箭的气动力,因此选用该湍流模型计算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外流场。

综合考虑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将计算域设定为在大的圆柱外流域内再增加一个小圆柱加密区域,大圆柱形外流域直径为18倍弹径长度为10倍弹长[10],小圆柱流域直径为5倍弹径,长度为3倍弹长,计算域网格如图3所示。求解近壁面区域的方法对气动参数的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加密网格的方法对黏性子层进行计算,即需要保证y+<5使第一层网格节点位于粘性子层内,并保证边界层数为8,划分得到图4所示的多面体网格。

图3 计算域网格

图4 原模型弹体表面网格

设置流场外壁面为压力远场边界,弹体表面采用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求解方法采用压力-速度耦合(Coupled)算法,对流通量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

3 计算结果分析

本节将对不同外形的弹体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特别是阻力系数及稳定性。

3.1 原模型气动参数计算

计算来流马赫数为Ma=0.7~3.0;攻角为α=1°~9°的气动参数。得到三音速范围内原模型的气动参数变化曲线,如图5。

由图5(a)可以看出:原模型的阻力系数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先急剧增加,而后缓慢减小。这是由于弹箭在亚声速段,弹箭阻力由摩阻和涡阻组成,在跨声速飞行时,弹体表面产生弹体激波,弹箭阻力由摩阻和涡阻,波阻组成,在超声速段飞行时,弹头部脱体激波转变为附体激波,由于激波锥角随着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激波强度减小,波后压力相应降低,因而波阻减小。由图5(b)(c)可以看到: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随着攻角近似线性增加而增加,可以采用线性函数或者二次函数进行拟合。

图5 原模型各纵向气动系数的变化曲线

稳定储备量B是指弹药的阻力中心与质心位置的相对距离,即:

其中: α为攻角; h为压心到质心的距离; xp为压心到弹顶的距离; xc为质心到弹顶的距离[11]。对于超音速尾翼弹,其稳定储备量大于15%即可满足飞行稳定性要求[12]

由图6可以看出:在亚音速范围内,尾翼弹的稳定性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攻角的增加也在增加;在超音速范围内,尾翼弹的稳定性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减小,随着攻角的增加也在减小,因此只要在高马赫,大攻角下满足稳定性要求,则超音速尾翼弹满足稳定性要求。

图6 原模型稳定储备量随马赫数的变化曲线

3.2 弹头部长径比的影响

由3.1中得到的尾翼弹稳定储备量的变化律,因此在研究弹头部长径比对尾翼弹阻力系数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时,计算组号Ι对应的弹体模型的气动参数即可。

在弹体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弹丸头部长径比的情况下,由图7可以得出:在超音速范围内,随着弹头部长径比的增加,弹体阻力系数在减小,则弹丸存速增加。因此,增加弹头部长径比,利于提高尾翼弹存速。

图7 α=0°,阻力系数随马赫数变化曲线

由图8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尾翼弹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都随着弹丸头部长径比的增加而降低。尾翼弹稳定性随着弹头部长径比增加而降低。

图8 Ma=3.0,α=9°,各气动参数及稳定储备量随头部长径比变化曲线

3.3 尾翼后缘后掠角的影响

在研究尾翼后缘后掠角对尾翼弹阻力系数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时,首先计算组号Ⅱ对应的弹体模型的气动参数。

在弹头部长径比,尾翼根梢比不变,只改变尾翼后缘后掠角的情况下,由图9可以得出:在超音速范围内,随着尾翼后缘后掠角的增加,弹体阻力系数在减小,弹丸存速增加,因此,增加尾翼后缘后掠角,利于提高尾翼弹存速。

图9 α=0°,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曲线

由图10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尾翼后缘后掠角由负增加到正时,尾翼弹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随着后缘后掠角的增加而减小。尾翼弹稳定性随着后缘后掠角的增加而降低。

图10 Ma=3.0,α=9°,各气动参数及稳定储备量随尾翼后缘后掠角的变化曲线

3.4 尾翼根梢比的影响

在研究尾翼根梢比对尾翼弹阻力系数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时,首先计算组号Ⅲ对应的弹体模型的气动参数。

在弹头部长径比,后缘后掠角不变,只改变尾翼根梢比的情况下,由图11可以得出:在超音速范围内,随着尾翼根梢比的增加,弹体阻力系数在减小,则弹丸存速增加。因此,增加尾翼根梢比,利于提高尾翼弹存速。

图11 α=0°,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曲线

由图12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尾翼弹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随着尾翼根梢比的增加而降低。尾翼弹稳定性随着尾翼根梢比的增加而降低。

图12 Ma=3.0,α=9°,各气动参数及稳定储备量随根梢比的变化曲线

4 结论

1) 当根梢比及后缘后掠角不变时,增大弹头部长径比,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但稳定性也会随着降低;当根梢比及弹头部长径比不变时,增大后缘后掠角,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并提高弹体稳定性;当后缘后掠角及弹头部长径比不变时,增大前缘后掠角,有利于降低弹体阻力系数但弹体稳定性也会降低。

2) 在超音速范围内,尾翼弹的稳定性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攻角的增加也在减小。因此可以用在高马赫数,大攻角下的稳定储备量来判断超音速尾翼弹的稳定性。

可以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外形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熠,周克栋,郝雷.某35 mm超音速榴弹弹丸阻力系数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11):59-64,72.

[2] 唐伟,江定武,桂业伟,等.旋成体导弹头部母线线型的选择问题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2):218-221.

[3] OLCMEN S M,CHENG G C,BRANAM R,et al.Minimum Drag and Heating 0.3-caliber Projectile Nose Geometry[J].Proceedings of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 neers,2019,233(6):1990-2000.

[4] DANIEL D,MILTON J.A Dra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Hypersonic Spin Stabilized Projectiles[C]//Atmospheric Flight Mechanics Conference,2013:271-279.

[5] 周长省,鞠玉涛,陈雄,等.火箭弹设计理论[M].北京:北京理工出版社,2014.

[6] 赵金库.小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7] ZHANG G Q,JI L C,XU Y,et al.Parametric Study of Different Fins for A Rocket at Supersonic Low[J].Proceedings of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2015,229(18):3392-3440.

[8] 张涪,王浩,王帅.小长径比张开式尾翼弹气动力三维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8(5):597-601.

[9] 陈东阳,ABBAS Laith K,芮筱亭,等.超声速旋转火箭弹气动特性仿真和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22(6):64-68.

[10] 杨翔,王雨时,闻泉.迫击炮弹空气动力特性攻角系数数值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4,3(2):139-141,156.

[11] 韩子鹏,唐爽,陈玉梅.弹箭外弹道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2] 郭锐,陈雄,陈荷娟.智能弹药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8.

Effect of Aerodynamic Shape Parameters Change on Drag Coefficient of APFSDS

YUE Tong, WANG Huiyuan, ZHANG Chengq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

Abstract: The fineness ratio of projectile nose, root-tip ratio of tail and the trailing edge sweepback angle were changed and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at different aerodynamic shape parameters of 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 (APFSDS) were simulated by CFD. The variation regularity of drag coefficient and stability with different aerodynamic shape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supersonic range, stability of fin-stabilized projectile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mach number and attack angle; Increasing the fineness ratio of projectile nose can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but the stability will also be reduced while keeping up other parameters unchanged. Increasing the trailing edge sweepback angle can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at the same root-tip ratio of tail and fineness ratio of projectile nose; Increasing the root-tip ratio of tail can reduce the drag coefficient but the stability will also be reduced at the same trailing edge sweepback angle and fineness ratio of projectile nose.

Key words: 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APFSD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drag coefficient; stability; attack angle; trailing edge sweepback angle

本文引用格式:岳通,王惠源,张成卿.APFSDS外形变化对阻力系数影响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0,41(04):41-45.

Citation format:YUE Tong, WANG Huiyuan, ZHANG Chengqing.Effect of Aerodynamic Shape Parameters Change on Drag Coefficient of APFSDS[J].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2020,41(04):41-45.

中图分类号:TJ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04(2020)04-0041-05

收稿日期:2019-12-24;

修回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岳通(1993—),男,硕士,主要从事弹箭气动仿真及弹道计算研究。

通讯作者:王惠源(1965—),男,教授,主要从事高射速武器的研究,E-mail:wanghuiyuan@nuc.edu.cn。

doi: 10.11809/bqzbgcxb2020.04.009

科学编辑 冯斌 博士(南京理工大学)责任编辑 周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