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理论与装备技术】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构建

张千宇1,2,李清清2,孙瑞杰2

(1.国防大学 联合勤务学院, 北京 100858; 2.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1)

摘要:提出了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在重点分析关键作战问题的提出要求、提出方法与确定步骤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各级指标的确定、分解、优化方法与构建步骤,并以侦察预警效能对象为例,优化了侦察预警效能对象、侦察预警效能测量指标和侦察预警性能参数指标。

关键词: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是基于反舰作战任务而组建的装备体系,以航母舰载机为作战核心,集航母编队内与反舰作战任务相关的,集侦察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对抗系统、火力打击系统、综合保障系统为一体,相互关联、高度融合、功能互补、综合集成的有机整体。而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可理解为:为检验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作战任务时的能力发挥程度和发挥效果,而进行的作战试验活动。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作战效能试验设计、实施和结果评定的基点[1]。科学合理构建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梳理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能直接影响装备体系作战试验设计[2],以及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有效性。由于舰载机装备体系构成复杂,反舰作战中影响因素较多,研究确立一套科学的装备体系效能指标体系,对于确保作战效能试验设计工作的方向正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用于检验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任务时能力发挥的有效程度。故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围绕反舰作战任务来设计和分解,使构建出的指标体系可准确评估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完成作战任务的程度、能发现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任务时的能力短板。

构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时,除了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聚合性原则[3-5]外,还需针对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特点,重点关注以下构建原则:

一是指标体系能有效关注反舰作战能力需求。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要面向反舰作战,能明确反舰作战对装备体系的能力需求,能辨识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作战任务过程中能力的不足。

二是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反舰作战的关键作战问题为出发点,从装备体系的能力是否满足反舰作战能力需求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与反舰作战关系密切的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准确评估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作战效能。

三是指标体系要对不同的反舰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有一定的适应性。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构成复杂,不同的体系组分其效能评估模型有所区别,构建的指标体系需适应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的特点,确保试验数据能满足不同效能评估模型的使用。

四是指标体系对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体系对抗背景要有敏感性,指标体系要关注作战效能试验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电磁环境因素[6-7]、对抗环境因素),任务背景不同,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也相应改变,确保指标的选取与体系对抗背景密切相关。

2 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作战效能试验的关键作战问题是指在试验鉴定中必须考核的作战效能问题,用于确定装备体系执行其任务的能力[8]。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就是将关键作战问题作为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依据,围绕装备体系的使命任务和关键作战问题来设计和分解指标体系。

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依据试验任务和装备体系使命任务,从关键作战问题出发,逐层分解,最后获取可通过作战效能试验直接读取数据的指标项。具体方法步骤如图1所示:

1) 分析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的使命任务。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实施反舰作战时,针对不同作战对象,所采用的兵力不同、战术不同、反舰作战流程不同。作战效能试验的关键作战问题、指标体系、试验想定、任务剖面等均不相同。因此,需要在第一步明确开展作战效能试验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2) 确定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关键作战问题。关键作战问题是作战效能试验中,作战使用与作战试验的结合点,是效能试验的起点,也是作战效能试验效能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3) 确定效能对象(OBJ)。由于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关键作战问题是使命任务级问题,需进一步分解,得到效能对象,以便将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分解为多个试验项目来分别开展。

4) 确定效能测量(MOE)。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试验效能试验,就是要通过试验,反映出 效能对象的作战效能,这种反映是通过模型映射方式展现的,首先映射为反映能力的效能测量。

5) 确定性能参数(MOP)。效能测量得到的指标往往是不能直接从试验数据中读取的,还需要进一步映射到可采集参数的性能参数。

图1 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步骤框图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依据试验任务和装备体系使命任务提出关键作战问题后,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效能指标体系,需逐层分解关键作战问题、效能对象、效能测量、性能参数,直至初步构建出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解步骤中的评估、刷选、调整、优化,需要相关专家参与。专家以Delphi法的方式参与指标体系的分解。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在每一步分解初步完成后,由主持人采用保密的方式,将指标体系的分解结果以咨询的方式征询多名专家;收到专家意见后,主持人对专家意见进行总结统计后,再次反馈给专家;以咨询—统计—再咨询-再统计的方式,循环多次,直到多数专家意见一致。

3.1 提出关键作战问题

装备体系关键作战问题代表着使命级问题,与使命任务保持一致[11]。关键作战问题一般根据影响装备体系作战的重要问题来提出,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述[12],包含被试装备体系的主要效能指标集。这些问题要在作战效能试验中得到检验,并且必须得到回答,以确定被试装备体系完成任务的能力。

图2 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流程框图

从基于使命任务需求出发可以提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的关键作战问题: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可以在各种战场条件下,完成各类反舰任务吗?

从“效益、代价”[13]出发可以提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的关键作战问题:

关键作战问题1:“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有效完成反舰作战任务的效益是多少?”

关键作战问题2:“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在反舰作战任务中代价有多大?”

从度量指标出发可以提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的关键作战问题:“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有效完成反舰作战任务的兵力交换比是多少?”

这3种提出关键作战问题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完整回答该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任务的综合作战效能,均符合关键作战问题的提出要求。

3.2 确定效能对象

分解关键作战问题,再进行能力合并,即可获得效能对象。

3.2.1 关键作战问题分解方法

依据试验目的不同,关键作战问题分解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按照任务流程分解:按照能力需求分解。

按照任务流程分解。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在实施反舰作战时,按照作战任务流程可分解为:作战准备阶段、兵力集结阶段、火力突击阶段、等等。按照不同阶段任务流程关注的重点,可梳理出多个作战效能试验关心的“重要问题”。如:作战准备阶段关心“航母海上航渡的安全性”“战场多维感知能力”“航母航空保障能力”等等,集结阶段关心“舰载机安全起飞概率”“信息对抗能力”,突击阶段关心“导弹突防概率”“舰载机安全性”,等等。

按照能力需求分解。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任务所需的能力需求包括:侦察预警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战场机动能力、信息对抗能力、火力打击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等等。

3.2.2 效能对象确定方法

效能测量是效能对象的测量指标,一般属于作战指标。每个效能对象(OBJ)对应多项效能测量(MOE),用于表达效能对象在完成反舰任务时的能力大小。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考核的重点是装备体系能力是否满足反舰作战任务的需求,因此在分解关键作战问题时,将两个方法分解得到的任务和能力作为效能对象的选项,进行体系作战逻辑推理分析,捕获其中可以支撑体系任务完成的主要选项,依据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行任务合并/能力合并。得到的效能对象,可有效回答装备体系关键作战问题,又可满足试验中检验考核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主要考核装备体系完成反舰作战任务的能力,故而考核重点是装备体系的反舰突击能力,同时对装备体系对海空目标的侦察预警能力、舰载机反舰指挥控制能力、装备体系电子防护能力、对空防护能力等同时进行考核,最后对综合保障效能的考核。

如图3所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效能对象(OBJ)可以确定为:体系侦察预警效能、体系指挥控制效能、电子对抗效能、火力打击效能、综合保障效能。

图3 关键作战问题分解、合并获取效能对象框图

3.3 各级指标的分解与优化方法

按照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步骤,完成关键作战问题的确定后,需要分解关键作战问题以获取效能对象,分解效能对象(OBJ)获取效能测量(MOE),分解效能测量(MOE)获取性能参数(MOP)。本文针对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采用树状分解法与Delphi法[9-10]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分解优化方法。

1) 基于树状分解法分解各级指标。树状分析技术采用分解、还原的方法,将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用部分说明整体,用局部说明全局,从抽象的层次逐渐过渡到具体的细节问题。通过分析反舰任务这个试验主题,可提出关键作战问题,逐层分解关键作战问题可得到,效能对象这个效能试验的目标。结合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的特点,继续分解可得出效能测量(MOE)和性能参数(MOP)等下层指标。

2) 基于Delphi法评估优化指标体系。采用树状分解法从高层到低层依次分解出关键作战问题、试验目标、效能或适用性指标、性能指标、所需数据元,形成指标体系初始设计,但其可信度难以保证。因此在每层指标分解后需要评估,如果指标分解科学合理,则继续下层指标的分解,否则,需要对上层指标的指标集进行再次刷选、调整、优化,直至满足效能试验要求。效能试验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往往需要多个反复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如图4所示,以侦察预警效能对象(OBJ)为例,采用树状分解法向下分解侦察预警效能可得效能测量(MOE)包括:发现目标能力、目标捕捉能力、预警能力、信息融合能力等。

如图5所示,以树状分析法分解“发现目标能力(MOE)”为例,可得性能参数(MOP)包括:最大发现距离、范围、发现概率、虚警率、分辨力、探测限制、持续侦察时间、监视连续性等。

图4 侦察预警效能测量(MOE)框图

图5 发现目标能力(MOE)框图

4 结论

提出了基于关键作战问题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重点研究了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分解与优化流程。为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后续试验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学军,曹裕华.军事装备试验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2):142-143.

[2] 王凯.武器装备作战试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68-69.

[3] 张维明.体系工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23.

[4] 曹裕华,王元钦.装备作战试验理论与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50-51.

[5] 薛益新.武器装备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建立方法[J].装备学院学报,2016,27(8):102-106.

[6] 孟庆操,杨光.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舰船电子工程,2015(10):1-4.

[7] 曹裕华,张连仲.装备体系试验与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182-183.

[8] 李新明.装备体系评估中的大数据问题[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5):6-10.

[9] 卜广志.武器装备体系的体系结构与体系效能[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28(10):1544-1545.

[10]朱子薇.武器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与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41(11):196-198.

[11]殷乐.基于群决策的指标体系结构建立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3,39(3):51-52.

[12]丁剑飞,司光亚.关于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分析[J].指挥与控制学报,2016(9):239-241.

[13]罗鹏程,周经伦,金光.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评估分析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28-29.

[14]曹裕华,李巧丽.装备试验设计与评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al-Effectiveness-Test Indicators for Aircraft Carrier Anti-Ship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

ZHANG Qianyu1,2, LI Qingqing2, SUN Ruijie2

(1.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Joint Service College, Beijing 100858, China;2.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operational-effectiveness-test index-system of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 based on key combat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s, methods and steps of key combat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ed in detail the determination, de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construction steps of the indexes at all levels of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test of the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 Taking the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effectiveness object as an example, the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effectiveness object, the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 index and the detection and early warn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dex were decomposed and optimized.

Key words: equipment system; operational-effectiveness-test;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本文引用格式:张千宇,李清清,孙瑞杰.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构建[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40(12):1-4.

Citation format:ZHANG Qianyu, LI Qingqing, SUN Ruijie.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al-Effectiveness-Test Indicators for Aircraft Carrier Anti-Ship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J].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2019,40(12):1-4.

中图分类号:E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04(2019)12-0001-04

收稿日期:2019-04-19;修回日期:2019-05-16

基金项目:全军军事类研究生资助项目(2016JY511)

作者简介:张千宇(1982—),男,博士,主要从事装备体系作战试验研究。

doi: 10.11809/bqzbgcxb2019.12.001

(责任编辑 周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