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增刊1期(2019年9月出版)
- 【装备理论与装备技术】
-
潜艇对来袭鱼雷硬杀伤手段分析于雪泳,刘银竹
-
两种弹用橡胶低温油介质老化特性研究董可海,孔令泽,陈思彤,裴立冠,唐岩辉
-
空投主动声自导鱼雷反潜能力仿真分析邓鹏,李伟,丁浩
-
馈电方式对同轴嵌套型电磁弹射器动态弹射性能的影响赵科义1,向红军2,孙丽萍1,高晓燕1
-
高速双轨橇车水刹车强度校核肖军1,李新颖2,张林锐1,薛强1,章玮玮1
-
持续载荷飞行模拟器建设应用需求李京伟
-
美军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试验与鉴定的启示李玉龙,张强
-
一种火炮故障模拟检测装置林雨
-
水下爆炸载荷对动物冲击作用试验研究刘文思,曹进一,张姝红,张永坤
-
武器系统技术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刘洋
-
要地防空反无人机系统徐继国,陈东隅
-
军、民用飞机可靠性工作的比较与分析曾照洋,彭文胜
-
运载火箭一体化电气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徐洋,宋敬群,王海涛,彭越,王子瑜
-
轰炸机换向惯导系统最佳可观性分析荆发标,王昊鹏,李青
-
轻武器竞争择优比测试验评分郭显成,陈锦喜,苏国晓,刘玉俊,邓勇军
-
某型机载导弹技术准备流程仿真优化张玉飞,张孟月,翟树峰,徐钰华
-
射流侵彻混凝土最大孔径工程计算曾令清1,冯成良1,曾燚2,邱鹏鹰1,刘俞平1
-
一种用于空投产品着地速度测量的无线电测速装置王伟
-
基于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技术状态管理段红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调距桨螺距与转速优化匹配夏明辉1,侯萌强2,谭鑫1
-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流量调节算法姜殿民,张公平
-
空爆手榴弹研究白澔烔1,曾威2,石仲仑3,周致远4,史庆藩2
- 【后勤保障与装备管理】
-
基于多层次灰色法的武器装备需求变更风险评估季军亮1,王振兴2,刘贵宾3,王彦杰4
-
某型导弹动力系统技术准备过程危险度评价赵汝岩1,崔海斌2,陈怡3
-
美军太空力量实战化训练分析杨维东1,2,张占月1,郭倩倩1
-
基于云理论的鱼水雷装备修理能力评估方法朱拥勇1,陈光2,任俊鹏1,隋晓阳3
-
远火部队伪装防护问题研究朱万年,许卫东,杨鑫
-
一种军用航空地面空调车测试系统的设计李勋章,赵宏强,邹开凤,杨秀芹
-
模拟飞行训练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研究李京伟
-
粘贴碳纤维-微波快速固化抢修桥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程坚1,高峰2,常亚军3,王建平1,杨双双2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军用电子系统故障诊断周玄1,2,沈咏梅3,刘亚东4,邵文涛2,赵星贺2
-
装备PHM知识本体构建与语义推理方法研究余磊1,马晖1,王成2
-
导弹装备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方案周璐1,顾均元2,冯玉光2
-
基于适度原则管控复合固体推进剂生产过程风险李连强,谭静怡,林新兵,邹吉然
-
新形势下军工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管理问题李连强1,林新兵1,王东2,张康2
-
基于动态贝叶斯理论的襟翼系统可靠性分析陈锐
-
弹药全寿命期质量监控模块张鹤,王宇宁,曹海庆
-
二维码技术在航母弹药实战化保障中的可行性研究杨明绪,王超勇,韩兆福,王汉昌
-
基于AGAHP和物元分析法的军用机场保障能力评估张一帆,魏勇,姚萍
-
机械结构产品贮存指标体系马长李1,王学进1,刘聪2
- 【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
-
基于LabVIEW的遥测数据准实时处理系统设计陈志毅,玄志武
-
弹载通信干扰机部分频带干扰最佳压制比的确定张杰,陈栋,田宗浩
-
基于CPLD和AD9240的数据采集系统张小禄,李海蓉,丁毅,王鹏
-
GPS在连续波雷达测速电波折射误差修正中的应用刘春光,王利伟
-
地下未爆弹的磁张量探测方法奎嘉莹,高振儒,方向,周守强,张胜,张军
-
SAR图像目标识别综述范欣妍1,朱卫纲2,冉小辉1
-
水下航行器GPS定位后航行要素计算亓振红1,于雪泳2
-
信息隐藏技术在军事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郜业军,汪兵
-
一种可扩展式通用静态测试方法张国强,安德宇
- 【机械制造与检测技术】
-
一种新型气囊唇边位移测量技术田晓兵,李盼菲
-
越野车滚翻的侧面摆锤试验设计和仿真刘状,傅耀宇,余永光,张明,周云波
-
八轮可摆臂全地形车转向动力学分析于洪雨,邢俊文
- 【光学工程与电子技术】
-
微型化存储技术在脉动压力测量中的应用杜剑英,申晓敏,白蕾,孙浩,钱礼华
-
瞬态成像式多光谱测温图像畸变及非均匀性矫正研究蔡静1,张学聪1,杨永军1,王仲杰2,吉陈力2
-
一种应用于靶场装备的IP网络监测系统李霁1,王越2
-
基于偏振光航姿测量系统的研究辛守庭1,岳玉霞2, 张红军1
- 【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
有机玻璃板爆炸切割超压与应变研究程栋1,贾振铎2,赵铮2
-
高海拔先进二级增压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张众杰,刘瑞林,刘大川
-
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侧压性能研究胡丽燕1,张彤1,周峰2,赵克良2,刘畅2
-
基于实例推理的推力调节装置设计周福祥,刘玉祥,龙永松
-
美空军远程精确作战太空力量运用研究综述李瑞1,曹延华1,李山2,张文培1,王乾1,罗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