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期(2019年10月出版)
- 【装备理论与装备技术】
-
考虑自动驾驶仪延迟的多约束末制导律赵国荣1,李晓宝2,刘帅2,赵超轮2
-
基于掩护作战能力的区域防空舰艇配置方法曹亮,王航宇,卢发兴
-
鱼雷近场爆炸对舰船不同结构的局部毁伤研究刘文思1,吴林杰1,侯代文1,李海涛2
-
导弹打击海上目标中的无源侦察精度影响分析张怡霄1,2,郭文普1,康凯1,姚云龙2,张林科1,鞠照群3
-
超高速半穿甲战斗部侵彻多层间隔板缩比实验设计方法李建广1,尹建平1,任杰2,徐峰3
-
基于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的滑动适配器刚度优化蒯腾飞,林昌航,杨春浩,任杰,赵昌方,赵献立
-
新型四极轨道电磁发射器结构优化设计陈青荣a,舒涛b,丁日显b
-
基于UG/WAVE无人战车的新设计方法高新安1,管小荣1,司访1,牟奥敏2
-
反坦克子雷双向EFP成型及侵彻模拟董理赢1,王志军1,汤雪志1,王少宏1,董方栋2
-
基于ADAMS的卫星对接机构球锁装置动力学分析王昊东1,杨臻1,武国梁2
-
某模块化枪族导气装置动力特性仿真研究袁点,张朋,张克
-
轨道炮枢轨初始接触特性研究冯建源1,安韵竹1,赵文龙2,胡元潮1,李文琦1,井栋1
-
超聚能-球缺复合药型罩形成侵彻体的数值模拟张凯奇1,周春桂1,王志军1,汤雪志1,张增军2
-
弹道导弹快速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探究徐利明,史文森,王瑞臣
-
某型48mm眩晕手榴弹终点效应分析郭三学
-
天基对地动能武器的打击范围研究刘庆国1,刘新学1,武健1,杜林峰2,洪大银3
-
EFP成型数值模拟及侵彻威力试验研究白利红1,苗成1,2,武海玲1,钟涛1,2,周士猛1,2,曾晶3
-
基于电磁感应的炮口测速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李士彦,蔡德咏
-
超聚能射流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张程健,赵捍东,刘胜,吴凡达,曹兴
-
基于神经网络的引信电路故障诊断方法杨文忠1,王东丽1,李环1,丁立波2,张合2
-
破片和冲击波复合作用对装甲板毁伤敏感性分析李峰,石全,尤志锋,王亚东
-
车用柴油机冷却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杨春浩1,刘瑞林1,2,张众杰2,焦宇飞2,陆辰起2
-
战斗部静爆场破片参数测试技术发展现状武锦辉1,2,刘吉1,2
- 【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
-
面向手持光刀法三维测量的点云滤波算法王一波1,柳建2
-
航空器交叉汇聚滑行冲突概率评估模型康瑞1,陈佳1,杨凯2,3
-
基于AODV的多弹组网路径稳定路由算法高翔,于纪言
-
基于信息融合的炸点图像坐标估计方法研究刘鹏祖,王明启,徐韬祜,柴如兴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雾方法杨传栋, 陈栋, 刘桢,张晓龙,王昱翔
-
结合图像恢复的方块编码压缩图像防篡改方法全蕾
-
基于STM32+FPGA的存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许艳,孟令军,谢玲芳,朱珊,王静波
-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半捷联导引头控制系统设计韩宇萌,贾晓洪
-
弹道解算中网格化气象数据的计算机通报研究贾望屹1,李岩2,于佳兴2
- 【后勤保障与装备管理】
-
两级维修体制下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研究何亚群1,韩俊骞2,王涛1
-
测试性试验样本量按比例分层抽样补充分配方法赵靖1,2,3,吴栋1,2,3
-
不完全预防性维修条件下保修决策模型研究王谦1,2,程中华1,白永生1,李欣玥3,张建卿2
-
剪刀式折叠桥梁架设轨迹规划张帅1,涂群章1,韩军2,朱鹏程2,杨旋1
-
一种标准路面激励下的车轮动态负载研究燕玉林1,张运银1,解建一1,黄捷音2
- 【机械制造与检测技术】
-
批量压制装药的多通道自适应压力平衡原理与工装设计喻晓彧1,丁海港2,杨永林1,刘永状2
-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火炮身管静态参数测量方法孔刚鹏,孔维红,郝波涛,李鑫鹏,周煊博
- 【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
-
钢板与泡沫铝复合板弹药包装箱的对比研究田斌,李如江,赵家骏,许亚北,安文同
-
聚碳酸酯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李艳辉,高玉波
- 【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
人脸追踪机械臂的运动学研究崔晨,李丽宏
-
群机器人自组织聚集行为及协同围捕研究杨卫1,2,曾亮1,2,麻轩海3
-
基于USDFLD二次开发的导线爆破除冰法的适用性研究史淋升1,孙华东1,曹咏弘1,李海涛1,谢东升2
-
吊挂横梁螺栓拉力计算结果差异性分析林海彬1,陈雷1,孙英超1,2,朱利媛1,毛端华1
-
控制受限欠驱动桥吊系统改性终端滑模控制王杰,强宝民,何祯鑫,杜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