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期(2020年2月出版)
- 【装备理论与装备技术】
-
基于微气泡的巡飞弹翼展气动特性仿真与分析邵伟平,孙林,郝永平,裴乙橦,姬曼
-
多层靶板抗不同形状高速破片侵彻性能研究屈科佛a,姚勇a,b,邓勇军a,b,刘洋村a
-
基于ANFIS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度评估王申坪,李忠海,李忠光,李建华,董薇
-
模拟车辆底部爆炸工况的小腿冲击装置研究章金坤,周云波,孙晓旺,张明
-
基于MCM-可拓云的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高松1,2,滕克难1,陈健1,苏宁远1
-
推力偏心影响下火箭弹离轨姿态研究何自力1,2,马新谋1,2,于欢1,2,岳光1,2,潘玉田1,2
-
迫击炮可动舵二维修正引信气动特性研究杨宝清1,杨东晓1,朱远海2
-
便携式装甲射击训练模拟器设计魏国强,朱元武,王杰,安亚飞,陈云
-
截顶M形顶部结构药型罩形成射流的数值模拟安文同1,高永宏1,陈熙2,饶东3,田斌1
-
车辆发动机异响信号的故障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王昱翔,殷希梅,陈凯,胡子阳
-
核反应堆堆芯功率分布数值模拟廉丽莉,刘凯旋
-
差分组合目标定位的舰炮对海射击检靶方法徐义桂,陈维义
-
小尺寸钨块对单兵防护装备侵彻的弹道极限研究张玉玉1,王树山2,任凯3,刘洋4,李守苍1
-
刻槽弹丸侵彻预开孔混凝土靶的工程计算徐风1,2,付建平2,陈智刚2
-
新型阀控式制退机液压阻力系数研究林志宸,杨净宇,赵德,潘孝斌
-
基于仿真即服务的作战试验仿真系统设计张玙彬1,2,董志明1
-
基于Bayesian体系融合的新型弹药消耗预计方法赵汝东1,史宪铭1,苏小波1,2,王谦1,3,姜广胜1,2
-
18.4mm布袋弹致伤评估模型邵晓鹏1,张俊斌2,赫雷1,黄雪鹰2,周克栋1
-
舰载飞行器打击水面舰艇编队队形识别和目标选择方法刘文一1,孙伟1,朱良明2,赵志博3
-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模糊评判的弹药系统故障重要度分析宋一凡1,贾云献1,陈明华2
-
防空反导战斗部用钨基高比重合金研究进展全嘉林,梁争峰,闫峰
-
聚脲装甲结构抗爆性能研究发展池海1,2,王刚1,赵鹏铎2,张磊2,张鹏1,2
- 【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
-
基于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的智能作战评估方法左钦文1,张杰民1,刘晓宏2,杨明1
-
红外序列图像点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研究综述延淼,王宏艳
-
超外差结构GP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仿真研究范宇清,程二威,魏明,陈亚洲
-
复杂环境下多目标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张哲1,吴剑1,2,何诚1,穆忠伟1
-
基于RSSI测距的改进DVHop定位算法刘少楠
-
基于CY7B923/933的可纠错HOTLink数据传输方案设计文丰,雷武伟,刘东海
-
高精度温度采编设备的稳定性优化设计焦新泉1,2,翟菲1,刘东海1
-
作战文书中部队番号的自动识别方法唐坚1,2,刘海燕1
-
基于成像尺寸变化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研究向召利,马宝成
-
基于改进TLBO的DVHop定位算法陈慧琴1,王振飞2
- 【机械制造与检测技术】
-
船舶动力装置温度传感器原位检测技术研究钱超1,王艳武2,曹书栋1
-
水平冲击减振方法研究甄海乐,吴国东,李波,王志军
-
弹载记录仪存储模块防护结构设计及优化王艳1,2,郭靖1,2,张会新1,2,彭晴晴3
-
锻造TC4组织超声波调制特性研究邰文彬,吴伟,张全红,邬冠华
- 【光学工程与电子技术】
-
光场成像原理及应用技术张韶辉1,胡摇1,2,曹睿1,程雪岷2,郝群1,2
-
毫米波引信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研究陈凯柏a,周晓东b,高敏a
-
基于BQ24105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任勇峰,董琳琳,刘东海
- 【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
网格划分对冲击波波形的影响分析索强a,徐鹏a,尤文斌b
-
近距平行跑道离场尾流间隔优化研究邓文祥,潘卫军,梁海军,郑思睿,梁延安
-
基于动态贝叶斯博弈的防护工程设计与决策耿昊1,2,卢浩1,黄牧1,孙善政1,郑辰翔2
-
分支孔结构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赵占明,翟郑佳,刘超,朱恒宣,王进
-
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调整方法刘立家,胡建旺,孙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