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期(2022年11月出版)
- 【结构冲击响应与损伤专栏】
-
冲击加载下50SiMnVB钢微观断裂机理试验研究孙雨荟1,赵传1,王韫泽2,冯小亮3,蒋鑫3,王树山1
-
泡沫铝/UHMWPE夹芯复合结构抗弹性能试验研究周楠1,朱景伟2,夏冰寒3,唐奎4
-
碳纤维单向层合板落锤冲击损伤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刘峰,张梦涛,王卓煜
-
手枪弹对人体胸部模拟靶标的侵彻机理研究张俊斌1,黄雪鹰1,李子轩2,温垚珂2,闫文敏3,4,张凯2
-
聚能射流解体带壳B炸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朱瑞,郭涛,毛益明,姚淼,李师,陈勇
-
基于小腿冲击试验台的防雷脚垫防护能力研究孙魁远,孙晓旺,王显会,彭兵,张进成,李高伟
-
爆炸冲击作用下三种混凝土本构模型对比研究杜闯1,2,宋帅1,张江鹏1,2
-
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及载荷特性研究姚术健1,2,3,马一先1,2,3,叶逸之4,冯兴民5,孙成名1,2,史湘石1,2
-
基于数值模拟的掘开式地下库构造形式研究周亭,谢伟,尹青,刘晋铭,邢岩
- 【低质量图像修复与图像质量评估专栏】
-
基于深度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去噪综述雷钰1,2,刘帅奇1,2,3,张璐瑶1,2,刘彤1,2,赵杰1,2
-
基于CNN的高光谱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研究齐济1,杨海涛2,孔卓1
-
基于直觉模糊集和CLAHE红外舰船图像增强算法李海军1,孔繁程1,魏嘉彧2,马羚1,沈祉怡1
-
多尺度语义特征水下图像增强研究郭强,孟祥众
-
D2SE-CNN:改进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算法张一铭1,赵生福1,郑鑫1,王艺博1,丁辉1,2
- 【装备理论与装备技术】
-
路基同心筒发射导弹热环境与载荷特性对比研究杨风波1,2,周宏平1,2,茹煜1,2,陈青1,2,成锋娜1,2
-
封闭膨胀减压装置对弹丸运动的影响刘子龙1,戴劲松1,林圣业1,何福1,王海峰2
-
多次冲击波作用下加筋板动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崔皓1,张劲夫1,翟红波2,田魏婧1,刘永寿1
-
航天器表面充电快速估算与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张兰勇,王嘉豪
-
装备领域多模态知识图谱技术研究彭京徽1,汪振2,李越3,侯萍1
-
UWB-HPM脉冲辐照下抛物面天线耦合特性研究胡欣1,2,杨江平1,孟藏珍1,孙合敏1
-
基于DNN与PCA的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韩壮,马杰,周刚,孙吉晨,陈玉昇
-
固体火箭发动机切向ICT重建算法研究张凯洋,赖建伟,黄志勇
-
速射迫击炮翻转协调式新型供弹机设计胡元涛,何永,薛德宸,散天泽
-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两级串联吻切锥乘波体设计蔡致鹏,王新阁,张宴嘉
-
基于毁伤效能的防空旅装备编配数量优化研究董恩志,程中华,杜敏
-
串联战斗部后级聚能装药结构设计研究张明新,焦俊杰,何勇,单锋,王晗程
-
155mm火炮不同膛线结构与弹带作用力研究刘欢,刘朋科,宁变芳,杨雕,王军
-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复合堵盖数值模拟研究刘道坤,纪晓婷,凌晟,薛牧遥,李修明
-
火炮弹丸落点散布的区间多目标优化设计佟妮宸1,2,吴兴富3,刘启明1,2
- 【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
便携式高精度六自由度运动光学测量系统的研究杨闻宇,马科元,陈炜鹏,刘春嵘
-
爆源和测点深度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的影响郑永辉1,魏继锋1,胡英娣2
-
基于点云分割的移动机器人运动目标跟踪方法谢国坤,张培培,王宁宁
-
面向远场语音识别的回声消除算法及应用验证司永凤,高云龙,王永娟
-
侧面爆炸环境下乘员损伤规律仿真研究沙康康,孙晓旺,彭兵,张绍彦,王显会
-
斜向角度对涡轮轮缘密封性能的影响白涛1,张晶辉1,吝琳2,王淼儿1,李怡1
- 【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
-
具有时变通信拓扑的多无人机系统编队控制刘伟,李大卫,郑百东,戴洪德
-
基于改进AGA的无尾飞行器智能控制分配方法苏茂宇,胡剑波,王应洋,贺子厚,丛继平,韩霖骁
-
基于双随机调制的特定频率谐波消除方法研究李尧,刘剑
-
低信噪比条件下深度学习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钟双莲1,2,童峰1,2,3,刘雨佶1,2, 章宇栋1,2,陈东升1,2,3
-
无线电指令制导测量准确度标校及数据处理黄鹏1,陈丁2,王笑3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目标识别跟踪与射击系统设计王洪玺1,计泽贤2,张兰勇1
-
基于变步长龙格库塔法的高炮C-RAM解命中方法刘新宇,舒立鹏,林智伟,吴晔,朱柏飞,唐旭
- 【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
-
疏松态ZrH2的冲击压缩特性研究代永富1,薛冰1,2,唐运彬1,蒲传金1,2,肖定军1,2,林谋金1,2
-
TC4钛合金表面树脂基涂层去除技术研究樊津钰,李玉琴,文建中
-
直写式3D打印硅橡胶泡沫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凌基鑫1,温金鹏1,唐昶宇2,孙传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