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摘要的撰写与修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张福平
看了《编辑之家》网络周刊第50期赵大良教授《摘要应该如何写?》一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721&do=blog&id=405580),很是认同。我们在处理摘要时也发现不能简单以篇幅长短为标准,重要的是:
(1)既揭示研究目的,又不能像引言那样陈述现状(见例1);
(2)讲研究方法不是罗列文章构成或系统构成,而是要讲系统构建的技术要诀或本文的学术创新(见例2);
(3)研究结果要与内文所述试验结果、图表及最后结论完全一致,即要素齐全、数据相同(见例3);
(4)结论要与研究目的相呼应,但要用实际数据说话。下面我也举几例供大家参考(见例4)。
这是具体操作事宜,我校学报社科版今年第1期(http://news.zzuli.edu.cn/news/33/index.shtml)刊登的刘西琳教授《学术性:学术期刊生命之所系——论学术期刊的性质、特征及编辑要点之我见》思想深邃,对于作者撰文、编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网上有刘教授的文章《大音无声 大象无形——未名湖畔听季羡林先生说东西方文化》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哦。
例1:
可穿戴计算音频信息压缩的上下文相关通知模型
原文摘要:传统的可穿戴计算音频信息压缩采用插入的通知方法,此方法的通知线索缺乏差异性。采用外围设备的周围暗示技术、动态压缩信息技术,根据信息的优先级、信息的通知级别设计了基于上下文的动态适应通知模型。该模型中用户的操作影响具有自适应性,并在开发的系统中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并可以在优化音频技术和通知模型的系统之中推广使用。
修改的摘要:针对传统的可穿戴计算音频信息压缩采用插入的通知方法所产生的通知线索缺乏差异性问题,设计了基于上下文相关的动态适应通知模型:根据外围设备的周围暗示、动态压缩、使用频率、通知级别等级、使用水平和环境变量来动态地选择合适的通知策略,从而使用户能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对通知信息进行差异性处理.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在优化音频技术和通知模型的系统中推广使用.
例2:
基于ITIL的服务台管理系统的分析
原文摘要:基于ITIL框架,提出了服务台管理系统的总体业务模型,阐述了其流程、业务管理、事件处理等方面的业务关联。与一般的服务台管理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在知识库的建立,专家小组的参与等方面做了全新的阐释,从而为中小企业实施IT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修改的摘要:基于ITIL框架,提出了服务台管理系统的总体业务模型.该模型通过运维中心整合监控、管理、服务等内容建立运维服务机制,围绕问题管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与发布管理等,构造了统一的IT运维管理平台.与一般的服务台管理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对知识库的建立、专家小组的参与等做了全新的阐释,可为中小企业实施IT管理提供参考.
例3:
催化氧化环己烯清洁合成己二酸
原文摘要:在无相转移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条件下,将自制的钨酸用于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清洁工艺中.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己二酸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5 mmol,n(过氧化氢)∶n(环己烯)=4.9∶1,回流反应6 h,反应开始时加入半量过氧化氢,反应1 h后再加另外一半量过氧化氢,己二酸产率可达74.2%.含钨酸的滤液经浓缩后可重复使用6次,己二酸的产率无明显下降.
修改的摘要:在无相转移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条件下,将自制的钨酸用于H2O2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清洁工艺中.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己二酸的较佳工艺条件为:n(钨酸)=2.5 mmol,n(H2O2)∶n(环己烯)=4.9∶1,回流反应6 h,反应开始时加入25 mL 30%HO和10 mL环己烯,反应1 h后再加入25 mL 30%H2O2,己二酸产率可达74.2%.含钨酸的滤液经浓缩后可重复使用6次,己二酸的产率无明显下降.
例4: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原文摘要:以愈创木酚和α-萘酚为底物,采用平板筛选法从河南省各地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8株产漆酶能力较强的真菌.根据变色圈的大小和颜色深浅挑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WJ6菌株,鉴定表明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优化了该菌株发酵产酶的最优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最适氮源为NH4Cl,最适温度30℃,最佳pH值是4.0,最佳Cu2+添加浓度60μmol/L.
修改后摘要:以愈创木酚和α-萘酚为底物,采用平板筛选法从河南省各地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8株产漆酶能力较强的真菌.根据变色圈的大小和颜色深浅挑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WJ6菌株,鉴定表明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确定该菌株发酵产酶的最优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以NH4Cl为氮源,反应温度30℃,pH=4.0,Cu2+添加浓度60μmol/L.在此条件下培养7d,漆酶活力最大,可达256.6U/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721&do=blog&id=423118